下颌角肥大显得女性更为男性化,没有温柔的女性化形象,所有很多下颌角肥大的女性都有想去做下颌角整形手术,但是却不知道自己是否符合下颌角手术标准,那么如何诊断下颌角需要做整形手术呢?今天来介绍下。
目前对下颌角肥大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王侠等对下颌角X线侧位片做过统计,认为角度<110度即可诊断。陶宏炜等认为正位相下颌角宽度等于或大于颧骨宽度即可诊断。胡静等根据下颌角肥大的X片认为主要包括:1、下颌角部肥大;2、下颌平面角(MP2FH夹角)小于正常;3、在侧位X线片上,下颌角开张度变小;4、面下1/3高度过短;5、非对称性改变。廖进民等认为,110°为理想下颌角角度,且髁突间宽,下頜角间宽、下颌支宽度和下颌支高度对下面部的轮廓具有重要的影响,周智等认为在描述下颌角肥大时就必须同时结合下颌间距、头面比例,面中比例等才能作出综合判断。面颌宽比(面中宽/下颌宽)男女相对集中在1:1.33左右,因此,面颌宽比可作为男女下颌角肥大通用的诊断标准之一。张余光等测得正常女性下颌角角度为120°±59°,乳突下倒角高度与下面高度比值为1:2.00±0.30。硬组织正位片测量,双下頜角间距与双颧间距比值为1:1.30±0.14。李慧超等对102例下颌角肥大病人进行三维CT测量提出以下诊断标准:①下颌角间距与多方面高比值>0.8;②下颌角角度<120°;③∠Gomego(下颌角点-颏下点-下领角点)>65度;下颌角间距>95mm:⑤下颌骨升支长度>57mm;6下骨体部长度>82mm,Ⅷ角区较大宽度>35mm将三维测量上具备第一条标准并符合其他任意两条标准者定义为下颌角肥大。可见,对下颌角肥大的描述和诊断,经历了从单纯关注下颌角到包括下颌骨,从二维到三维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下颌角肥大多为双侧同时发生,可以双侧不等大但也有少数案例仅为一侧下颌角肥大,在此类案件中,住往作有对侧的颧弓肥大,在临床诊断下颌角肥大时要予以注意。
咬肌大在床上也比较常见,但在对咬肌大的诊断方面无临床标准。
咬肌是完成咀嚼功能的肌肉,起于颧弓下缘向后,下止于下颌支与下领角外侧面的咬肌粗隆。咬肌可分为3-4层,浅层咬肌起点以腱性部分为主,止点以肌性部分为主,面深层则相反,起点以肌性组织为主,止点以腱性组织为主,此解剖学特点在临床上调节咬肌肥大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如手术切除时就应根据果需要切除浅层咬肌对面部轮廓的果影响比切除深层要明X,如用射素的方法瘦咬肌,在注射时则要注意在下部注射时要浅一些,而对咬肌上部注射则相对进针要深一些,才可以获得更佳果。
对于咬肌肥大的诊断无特异性方法,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是否有肌肥大。
1、咬肌肥大者均伴有面下部较宽,下颌角肥大,面型是方形戒梯形。
2、静止状态下面下部比较丰满,面部较宽点位于腮腺区前缘。当闭嘴咬合时可见耳垂前方有肌性隆起
3、触摸下角咬肌部位,令受检者咬牙时咬肌收缩,可明X感觉咬肌范围增大,厚度增加。
4、X线拍片显示下颌角有肥大
5、B型超声波可以确定咬肌的范围及厚度均比正常者有明X增加。